
在数不尽的写柳树的诗文中,我最欣赏的还是苏东坡的《浣溪沙》:“簌簌衣襟落枣花,村南村北响缫车
牛衣古柳卖黄瓜
”原因就在于它把柳树安排在了适合的位置,在这里,柳树是一个独立的存在,他为人提供夏日的阴凉,它也是人们休憩时的依托,它的存在也有合理的背景,牛衣、古柳、黄瓜组合成一幅自然的画卷,和谐又从容
不像辛弃疾的《青玉案》,“月上柳梢头”只是“人约黄昏后”的陪衬,像挂在墙上的一幅画,再美,也是假的
母亲在麦子成熟的季节总会坐立不安,在麦子开花和叫嚷的日子里,在收割机轰鸣着开过原野和道路的时候,我可以感受得到她的忧郁
沙封说,一个作家,最重要的是自己得有一种纯洁的心灵,保护自己不受世俗的侵蚀,而要做到这一点,就得离开功名利禄,抛弃虚荣,甘于清贫,甘居人下
一个真正的作家应该是个圣徒,让世俗对他的打击,皆化为无形
他说,在农村,你能体会到最本质的生活,住土墙草屋,白天下地,夜晚读写,你会感到自己的本质
在这种情况下,你才会真正理解农民,认清农民,体会到农民的疾苦,你把自己放到了最底层,你才会有最底层那些人物的感受,写出来的东西才不是隔靴搔痒,才不是蜻蜓点水、走马观花
我们在QQ上互加了对方后,有一段时间并没有聊过什么,实际上很少碰到彼此都在网上的时候,直到有一天终于相遇,她披头就是一句:“老婆!”我啥愣了许久,误以为自己上当受骗、将GG当作MM了,这个称呼也未免太过分了吧?于是,我反问她为何如此叫我,她却哈哈笑着说因为她喜欢
在我确定这个人真是一个女孩儿之后,不仅有了另一种很特别的感觉,此人不能不让人有一种另类的印象
后来我才知道,她原来有几十个“老婆”,并且听她天花乱缀地说了许多她所谓“老婆”的名字
往日的我总感触小功夫的懊恼是如许的苦楚,一不提防隔邻的妹妹就比我高了一个个儿,一不提防我没有考到第一百货商店分,一不提防就和同桌决裂
其时候的我总梦想着我快点长大就好了,我不妨比隔邻的妹妹高,我不妨很简单的考第一百货商店分,我不妨用更多的谈话和同桌决裂,我确定会赢